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网 > 没关系,我会发疯 > 第20章 第20章

第20章 第20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佬不语,只是一味地升职

“罗芝是谁?这名儿有点耳熟……”有人低声询问。

另一个声音低低插进来:“好像是资管部的……哎我知道了!她不就是昨天被爆裸照的那个实习生吗?!”

“嘘!可闭嘴吧你!”身边人赶紧捅了他一下,压低声音:“全场维德就点名问她的想法,这时候时候你还敢乱说话?”

“啊,她是维德罩着的吗,啊啊啊我不说话了我乖巧……”

年轻的分析师们忙着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坐在前排的几位高级分析师则眉头微皱,目光悄然扫向会议室那一角,眼神中透出几分打量与揣测。

罗芝在角落,缩了缩肩膀,怯怯地站起来。

其实她在资管部算老人了,三年里,经理换过一轮,分析师来回调动,连绮芸都比她晚来大半年,但她资历虽老,抬头还是实习分析师,职位低,话语权微薄,平时不过是做些整理数据和维护模型的基础工作,可偏偏在这个攸关预算与资源重组的关键时刻,维德却单独点了她。

这不寻常。

维德是谁?出了名的精明高效,讲话从不拐弯抹角,眼里不揉沙子,也容不得别人浪费时间。他若点名,就意味着他看中了什么,并且真的有所期待。

“可是一个VP能期待实习生什么?未免太荒唐了……”

罗芝愣在原地,也有同样的感觉。

像上次开季度大会时一样,她被扔进舞台中央,脑中却一片空白,她也没想到维德会特意问她,谁会在意她的想法啊?

她有些困窘,心中却又不可遏制地生出一丝莫名的雀跃,可能这就是受重视的滋味,她也终于第一次尝到了甜头。

她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她能想到什么好点子?她既没带过资方项目,也不懂得争取预算的套路,更不会往“创新”这种词上扯关系,她只是个把图表和报表对来对去的人,能想到的诉求,是最朴实的需求。

死脑快想啊啊啊。

维德到底什么意思啊,他们都多久没共事过了?上次跟他说话,还是他开会间隙路过资管组顺手指点了她几行代码……指点了……几行代码……

代码!

罗芝福至心灵,突然大声开口:“我们可以搭建一个跨部门的统一数据平台!”

众人:???

维德眼神专注,面无表情:“为什么你觉得需要这样的系统?”

灵感像电光火石般划破混沌,罗芝抬头看向维德,心跳如擂,声音有些发颤:“因为……因为这个月数据改动频繁,变量更新不同步,邮件来回反复,有时候一个字段改了名字就找不到了,信息在传递中被拆解、遗漏,重复劳动太多……而且,而且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碰上这种情况了。”

维德皱眉:“那为什么不直接在邮件里,把所有变量写清楚?”

罗芝嘴角抽了抽。

——因为就算你写了,对方也可以“没看到”,甚至“看错了”。每一次来回都像打一场无意义的消耗战。

罗芝欲哭无泪。

可数据组组长赵姐就坐在对面,上次跟邓肯对峙,她还热心提醒过罗芝,帮她避免了一次大错,此时罗芝就不能再去揭露赵姐底下的组员不干人事,让她难堪。

她只好另辟蹊径,好在之前在GPT上看过如何扯淡,于是她努力将声音平稳下来,慢慢地说:“我从底层角度看,无论是风控模型还是资产配置,几乎所有新项目的建立都依赖一个前提——数据要对。”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每开一个新项目都要重新申请权限,重新拉数据,生成临时版本,每一次修订又会引发新的不兼容,这样循环下去,数据版本无限堆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绮芸蹙眉低斥:“每个版本都针对特定业务需求,这不是冗余,是必要的差异化。”

“我不是质疑数据组的专业性。”罗芝飞快地看了一眼赵姐,赶紧补充:“但不同部门口径标准不一,一旦源数据出现问题,不同的报告会在不同的细节上撞车,大家的工作流是割裂的,发现问题了也只能事后回溯,效率很慢。”

维德挑着眉毛没接话,但也不出声阻止。

罗芝于是硬着头皮说下去:“我是想,如果我们能把所有的壁垒打破,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各部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就能保证报告的准确度了。”

她也就能编到这个份儿上了,听着有些笨拙,但真正想说的也都说出来了,因此长舒了一口气。

……还有很多大词比如“数据结构标准化”、“减少沟通成本和信息偏差”之类,她还没记住,下次再跟GPT学吧——如果还有下次的话。

她整个人如释重负,又警觉地挺直了背,眼神飘忽地坐回去,重新藏进人群中。

会议室里静了几秒。

有人皱眉,有人沉思,维德低头在纸上写了几笔,轻轻点着桌面,似乎在计算这个系统的成本和收益。

会议室里掀起一丝微妙的波动,赵姐率先开口,有些难以置信:“你是说要把所有部门的数据都打通,让所有人都基于同一个数据库开发模型?”

谭刚沉浸在思考里,自言自语道:“如果能实现……那咱们的投资分析、回报测算、风险评估,都能做到接口透明,逻辑一致,就可以省下大把时间,大大提高项目效率。”

一时间,几个项目经理想起自己曾在数据口径不一致上吃过的亏,也都纷纷点头。

赵姐却皱起了眉:“牵扯的团队太多了。各部门的数据架构五花八门,接口都不是一个格式,兼容不了,真要统一,迁移成本会非常高,何况——”

她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没有继续往下说,但会场里一阵沉默,大家心照不宣。

——何况这个项目看起来宏伟,但短期内无法带来利润,做得好是基础建设,做不好是劳民伤财,未来到底能提升多少效率,谁也说不清楚。

这种长线又抽象的想法,实在太过理想主义,更关键的是,到时候维德在不在风管部都不一定,真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公司里的人早已换了几茬,是谁的功劳谁的黑锅,都难说。

维德的目光落在罗芝身上,依旧在质疑:“这个系统除了统一数据进度,还能干嘛?”

他停顿一下,语气加重:“光是搭建底座的预算就够我立起四个短期项目了,你认为要怎么做才能让这笔钱花得值得?”

罗芝的脑袋嗡的一声,她完全没想过这种问题。

“我……我不知道。”罗芝喃喃,低下了头,是不是她又说错话了?

维德不耐烦地敲敲桌子,毫不留情地斥道:“不知道,就去查——把预算的细节和列表都查明白,你不是要搞数据吗,那就出一份调研报告,把细节整理给我看!”

“用你自己的办法,告诉我它值不值得做。”

罗芝像是被猛然惊醒,慌乱地点头:“哦、哦,好……好的!”

她低头去翻笔记,指尖发抖,脑中一片混乱,所以也没发现,众人的眼神已经全变了。

会议结束,维德率先离开,众人陆续起身,交头接耳间有意无意地望向罗芝。

那些眼神从最初的奚落轻视变成严肃揣测,现在竟有了几分敬畏,罗芝感觉背后有无数视线粘附,复杂得难以招架,只能悻悻地等着,等到最后再走。

主打一个惹不起但是躲得起,如果你敢一直惹,那我就只能一直躲。

琦芸却站在门口,唇角带笑,破天荒地等着她,要跟她一起走。

她今天穿的是一套浅驼色针织裙,搭配窄腰西装外套,细细的金属扣将她的身形衬得纤细又挺拔,脖子上戴了一圈极细的珍珠,头发挽得松松却一丝不乱,整身搭配都是温柔又精致,连香水味都甜的刚刚好。

她倚在门口看罗芝,笑容带着某种藏不住的意味:“芝,人家都在谈项目、抢预算,你却想着给整个公司搭建数据底座……你真特别。”

罗芝:。

实习三年,罗芝每天都在看琦芸笑,但每个笑容背后的意义各有不同,有时候是“你好单纯,纯得像个单细胞生物”,有时候是“你的想法好天真,天真得像在放屁”。

今天她这个笑,按照罗芝的解读,意思应该是“你的格局真大,大得近乎愚蠢。”

罗芝诚实地坦白:“可我今年就一直在干这些活儿啊。”

何止今年,自从进入摩美以来,她都洗了三年数据了,突然要她想新点子,她也只能想到数据上来。

绮芸慢悠悠地品评:“我是觉得吧,这种时候在谈新项目,你就别老揪着基础数据不放……你不是金融出身的吗?”

“呃,不是。我研究生的时候转了专业。”

“哦?转去学什么了?不过不管专业怎么换,也不耽误你考证呀。”琦芸追问:“我上次去帮CFA协会承办活动,翻了会员名单,可没看到你的名字哦。”

“啊,是,我没考……因为早就打算换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的就是统计方面的东西。”罗芝挠头,声音干巴巴的,“所以也没腾出时间去考注册金融师……”

“咦,这怎么能行呢,我们资管部门哪个分析师手里没几个证啊,如果想要转正成为全职,这可是硬性要求,谁都不好破例的。”

琦芸挑着眉毛,把重音放在了“谁”上面,颇有点咬牙切齿的恨劲儿,这种不体面的语调实在非常罕见,甚至把Kama也吸引了过来:“你们在聊什么呀?”

不等罗芝开口,琦芸先笑了。

罗芝不知道此情景下有什么好笑的,但琦芸就是能笑得出来,还笑得又欢又甜,只是声音清冷,没听出半分温度。

“难怪维德要单独问你呢,原来我们这儿有一位真正的综合型选手,金融精算数学统计她样样在行……都说金融念到硕士难,统计本科开头难,你这样选,正好避开了最难的地方,芝,你很精明哟。”

琦芸意味深长地咂舌,还眨了眨眼。

……佳文那个眨眼原来是跟她学的,不能说是如出一辙,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精明”这个词,在琦芸嘴里怎么听都不像夸奖,但罗芝表情怔怔的,好像根本没听见。

琦芸收起笑,颇为尖锐地提醒道:“我在跟你说话呢,芝。”

罗芝反应慢了半拍,老实回道:“啊……抱歉,我还在想着维德交代的任务,脑子没转过来。”

绮芸气得脸都要歪了。

艾雅不知什么时候凑了上来,听到关键词立刻热情表态:“罗芝姐,那份调研报告你需要什么,随时找我呀!”

她过于殷勤,罗芝招架不住,有点尴尬:“呃,我这边暂时还用不上财报数据……”

艾雅脸一红,正要解释,身后的徐尘抢了先,高举双手:“那你用得上我的!芝姐,有事你就叫我啊!”

其体态之夸张,就差脑门上插一面小旗,写上“芝姐忠诚拥护者No.1”了。

罗芝:?

我什么时候成“芝姐”了……?

绮芸眼角还维持着笑意,可唇角明显紧绷,也不知是不是因频繁转头,脖间的珍珠全都歪了一侧原本温润如水的声线,今天却一声比一声尖利刺耳:“快走吧,全能型选手”。

但没用,琦芸知道,她再怎么拿罗芝那颇为崎岖的学历说事,都已经无济于事了。

过去的学历就跟昨晚的裸照一样烟消云散,所有人都知道,维德听了一上午头脑风暴一言不发,却唯独跟罗芝说,“你给我做一份调研报告去。”

光是这一句话的分量,已经够了。

罗芝在资管部的地位直线上升,众人刮目相看,她虽然惶惶不安,但不得不说这种感觉……还真有点爽。

她甚至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快就从流言蜚语中抽身而出。

乔尔说要把自己看成一家公司,是啊,一个公司有那么多部门、那么多业务线,每个分析师都在暗中较量,有人利用舆论操控市场,有人则沉迷于低端内耗。

但乔尔说,你有力量,也有跟力量匹配的自由。

你想怎么运作,都随你。

罗芝紧缩的肩膀,终于慢慢舒展开来。

她回到工位上,开始调取数据,做实例分析。

她难得思路清晰,眼神坚定,仿佛等这一刻等了很久,她突然无师自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甚至体验到了工作的乐趣。

一家公司需要建立稳定的系统框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