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黎县乡民们对梯田开垦的态度极为热情。
他们齐心协力开挖了一上午,匆匆回去烧大锅饭,大家草草吃完午饭,便立刻互相招呼着继续上山开垦了。这一开垦就是整整一个下午,期间乡民们压根没怎么休息,越干越来劲,越挖越“上头”,甚至有一种舍不得停下来的架势。直到夕阳西下,再不收工回家天就黑了,无数人才带着一脸意犹未尽,扛着锄头攥着镰刀,缓缓归去。
林深时看在眼里,其实十分惊诧。
这梯田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他们就不担心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结果却达不到预期吗?
比如说林深时说梯田能蓄水和保护山头,但是乡民们并不清楚梯田的作用,万一并不能,反而会造成水土流失,年年爆发山洪泥石流呢?
林深时也只是口头上说他带来的水稻有可能一年三熟,亩产极高,可是万一他只是在画饼呢?
崔里正随着乡民们的队伍往山下走。见林深时停驻在一旁,看着前方,一副蹙眉深思的模样,便走到他身边,感叹道:“不知道多少年,辛黎县都是一潭死水,没想到您来了,真的开始不一样了。”
林深时看向他:“林某其实什么都还没做,是大家很有干劲。”
“大人何必如此谦虚?我听里正们说,他们最开始和乡民们说起梯田,乡民们都犹豫不定,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能有什么用。又觉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很耗费精力了,搞梯田也不一定能有里正说得那样有效果。而且已经快到下半年,大家都开始准备过冬。后来,大家看着自己乡里极少的耕地,到底有些向往更多田地和更多粮食。再后来,您帮着大家收割稻谷,又帮忙插秧,还听说曲辕犁也是您带来的。这些都实打实给大家带来了好处,大家便一合计,觉得跟着您还是有前途的。而且大家都盼着过上好日子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有机会,为什么不搏一搏呢?”
“是啊。”一个路过的老人接口道,“崔里正说的是,老妪已经想清楚了,这么多年来都没人管过我们,好不容易来了个会办事的县令……您就是真的害我们,我们也认了!”
说着,老人还爽朗地笑起来。
林深时低头不语。
一来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二来现在不论是感激或者承诺,都有些太空洞乏力,太轻飘飘没有重量,无法很好回应乡民们的信任。
八乡乡民都下了山,被林深时派去查探是否有乡民跟丢了队伍还在山上的子衿和崔晋也回来了。他们看着愈发昏暗的天,急忙道:“大人,该回去了。”
到了家门口,林深时转身,向远处眺望。
暮色四合,青山如黛。
景色虽美,却一层层围困住了辛黎的百姓。
林深时进了屋,子衿手脚麻利地点上油灯,扭头一看,自家郎君又开始望着油灯发呆。
油灯……
哎。
林深时想起空间卧室里可以随意开关的电灯,方便又明亮,哪像油灯一样昏暗又伤眼。
也不知道辛黎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样好的灯光。
辛黎县太落后,他想做的事情又太多,他只恨自己不会魔法,一挥手就能把整个辛黎变成现代化的小县城……
林深时叹了口气,见子衿走过来,忽然问道:“子衿,你去过邻县,他们那里又是什么光景?”
“隔壁的尺县?”子衿回想了一下,“也很破旧贫穷,说的话和这边是差不多的,但是没有辛黎这样多山,还有一个很小的县城,县令能住在县衙里,还配有师爷和县丞。哪像辛黎,郎君您身为县令,堂堂七品官员,居然只能住和贫民一样的茅草屋!”
顺便一提,原主的母亲曾经是闽南人,所以原主和子衿都能听懂辛黎话,还能说上几句。
“县城……”林深时呢喃了一句,猛然振作起来,“那就先定一个小目标,子衿!三年内,辛黎的县城也会造起来,你家县令我,也将住上县衙!”
“取笔墨来!”
子衿应了声,急忙去取。
待子衿磨好墨,林深时铺开原主从京城带来的上好宣纸,从容落笔。
很快,“辛黎县三年计划”七个大字赫然显现。
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说来林深时在现代学了足足十年的书法,字迹风格独特,略显狂妄急躁,没想到和记忆中原主的字迹一模一样。
子衿在一旁看着,由衷赞叹:“郎君书法更加精进了。”
林深时微笑不语,继续往下写。
林深时的计划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解决温饱和住房问题。
第二步解决山路难走问题。
第三步建造县城。
如今八乡造梯田已经开始,一旦梯田竣工,这八乡的粮食再也不成问题,便可以着手准备搞水泥建房。但另外八乡如何解决温饱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林深时想了想,去了空间,先睡了一觉,然后拿积分兑换了一个无人机。
他将无人机留在空间内,先出空间等子衿睡下,然后趁着黑夜悄悄“放飞”无人机。
他兑换的这个无人机即使没网没信号也能用。林深时操控无人机飞过大河,闪进河对岸的群山之中。
上次查探,因为恐惧可能会有野兽,林深时与崔晋走得极快,也只敢走乡民们经常会走的路,都没有仔细观察过山中景况和有哪些动物。这下有了无人机,他终于能一寸一寸地逐一“翻看”了。
这一看,竟然颇有发现。山中自然生长了不少玉米,甚至还有一些土豆和红薯。要知道在现代历史上,这些作物都是从国外传来才有的,没想到辛黎县本地就有。在原主的记忆中,大景朝的百姓也从来不知道这些作物。
此时玉米已经成熟了不少,有一些野猪深夜前来拱食,啃烂了不少玉米,看得林深时一阵心痛。
天快亮了,林深时急忙召回无人机。无人机离开时似乎惊动了一窝野鸡,它们叫着飞起来,林深时眼尖地看到窝里有一些鸡蛋。
林深时摸摸下巴,有了些想法。
第二天天一亮,子衿就起床了,却发现林深时早已醒来穿戴整齐,一脸轻松,朝他笑道:“我们走吧。”
出了门,崔晋扛着锄头忽然“闪现”,还给自己配音:“当当当——大人,小子衿,走啦,咱们去劈山!”
到了地方,他们发现已经有不少人不等各乡里正组织,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开垦梯田。一问,居然都是天不亮就来劳作了。
“昨晚我硬生生睡不着,”一个中年男子笑道,“这么多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是头一次睡不着觉。一闭眼就满脑子梯田,翻来覆去半宿,还是忍不住起身来了。”
林深时又开始叹息——
老了就是好啊,老而益壮。
只有他这种快二十岁和二十来岁的人最弱鸡。
很快各乡里正带着一队又一队的乡民们上山来了,林深时吩咐子衿和崔晋留下帮忙,便自己下了山。
他要去河对岸的八乡。
站在岸边,他瞅瞅四处无人,便闪身进了空间,准备待一段时间换船过河。
等待的时候林深时搜了一下古代如何造木船,看到榫卯技术时,忽然一拍大腿。
他怎么忘了这个!
一直惯性思维觉得需要钉子才能造船,居然忘了古人的智慧。
林深时记得辛黎山中也有不少油桐树,如果榨取出桐油抹在船身,加上榫卯结构本身的严丝合缝,定然可以造出防水的船只。
正专注地想着,空间内忽然叮咚一声。
“恭喜您获得共计五百人的民心,成功解锁民心兑换积分制度。每十点民心可兑换一个积分。”
林深时吃了一惊。
怎么突然得了五百民心?
不对,原来还有其他的兑换制度?!
万能空间,真不愧是万能空间。
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林深时看向自己账户,瞬间进账50积分……
别说,真的爽爽的。
他马上兑换了一只现代改进版的传统木船和船桨,又兑换了它的图纸,火急火燎出了空间。
他要立刻试试好不好用!
林深时费力推着船下水,小心翼翼走上船,然后——
荡起双桨。
林深时还是第一次划船,有些笨手笨脚的,甚至让船在原地旋转了好几圈,才慢慢往对岸驶去。
林深时上了岸,用麻绳将船绑在树上,蹲在岸边等了会儿,发现它的确不会漏水。
林深时又划回对岸,将木船收进空间。
他的卧室瞬间拥挤起来,但他也管不了那么多,又火速出了空间,飞快折返,去找程家乡的木匠。
木匠们大多不会耕田,便没有去开垦梯田。程家乡的木匠正在家中做木活,见林深时飞速跑来,吓了一跳,急忙问道:“大人,是有何事?”
林深时将图纸交给他,只说了一句“凭此船可以顺利在两岸十六乡间往来”,不等木匠有何反应,又很快离开了。
“县令大人?!”
“害,算了,看看图纸。”
“咦?原来还能这样!”
程家乡的木匠激动地喊道,也不管手上木活了,立刻去找另外七个乡的木匠。
如果这样不漏水的木船真的能造出来,大家去对岸将不知道方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