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网 > 从县令开始的基建 > 第20章 第 20 章

第20章 第 2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隆冬将至,百花具绝。

辛黎大桥在今年的第一场雪落下时,彻底竣工。

南方的小雪总是落地即融,空中破碎的羽毛纷纷扬扬,桥面却染不白,只有一片深色的湿润。

这本该是人人窝在家中安静赏雪的时节,辛黎却一片欢闹喧嚣。

率先出动的总是孩子。他们笑着闹着,大喊大叫着跑上大桥,惊呼声一道接着一道响起。

因为孩子们还小,河水又并不安全,造桥时候孩子们还有老人都没有参与。这会儿终于第一次站在桥面上,看到脚下宽阔的河面、绵延不绝的河流,又怎能不兴奋呢?

青壮年们随之而来。

他们虽然早已为了检验大桥质量来回往返试了多次,却也是第一次站在这样的大桥上欣赏雪景。一时胸中澎湃,分外感慨,却不知如何表达,最终只互相赞叹:“真是好大的桥啊!”

辛黎河宽约有两百米,河水亦深,辛黎人从来不敢泅渡。谁能想到不过半年,不仅船只有了,连桥也有了呢?

乡民们这样想着,也忍不住向前来做客的尺县百姓道谢。

“不用谢不用谢!我们也是第一次造这什么钢筋水泥桥嘞,真的要比我们的石桥更坚固。咱们敢打包票,这座桥至少能百年不坏!”

老人们脚程慢些,但这时也来了。辛黎有一个已经活了一百年的老寿星,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桥面,看着河面雪景,竟忍不住热泪盈眶,一声声地道:“好啊!好啊!……老朽有生之年,竟然也能亲自走去河对面了。”

正说着,对岸八乡的乡民们也都来了,看到桥上盛景,愣了一下,而后笑道:“看看这是谁来了!咱们十六个乡,可有好长时间没有聚在一起了吧!”

“是啊,辛黎十六乡,自古以来就是一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生疏,甚至差点断了联系,好在现在又能聚头喽。”

这八乡乡民是带着自己腌制的猪肉来的。年关将近,乡里大多宰了几头猪,吃不完的就腌制起来,甚至还做了腊肠。大家想着河对岸怕是没吃过这些,又有些馋对岸好吃的香米,便带了一些,又带了些红薯和大豆,想着互相换着吃呢。

尺县百姓看到大豆,立刻谈开了:“大豆是个好东西哎,能榨豆油,还有将它的汁儿榨出来,用卤水一点,就能做豆腐!”

大家居然直接就在桥面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做豆腐来。一番话毕,尺县百姓还有些意犹未尽,又指着红薯问道:“这是什么,怎么从没见过?”

因着之前还是秋天,红薯没那么多,林深时就没让乡民们拿出来卖。后来大家在山里又挖到了不少红薯,记得林深时说可以用来过冬,便一边吃一边储藏起来。这会听到尺县百姓问起,笑道:“咱们也是第一次吃这东西呢,听我们大人说它叫红薯。可以煮了吃,还能烤着吃。哎吁,我们试过烤着吃了一次,红薯居然会流甜心哎!那滋味,真的是吃过一次就还想再吃!”

尺县百姓一听,也馋得不得了。刚好手里还有些铜板,就想要买。

现在辛黎已经慢慢适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也不含糊,就和尺县百姓直接交易起来。

尺县百姓观赏了一会,大多心满意足,又急着赶在天黑前回县,便高声呼喊自家孩子,该回家啦,别和朋友疯玩了。

小萝卜头们正在对岸树下一簇簇聚着,听到父母的声音,也只好纷纷站起来,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还没走几步,又大声喊道:“你们等我!过两天我还来找你们!”就急匆匆跑回父母身边了。

辛黎乡民们看够了雪景,也慢慢往家走了。辛黎的冬天虽然冻不死人,今年大家又去尺县买了些厚实的布衣回来,但在屋外待久了还是怪冷的,尤其水面上更是潮湿刺骨。

今年大家住的是水泥房,回了屋,将窗户一关,立刻感觉到屋内比往年要暖和许多。再去厨房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粥,一家人呼噜呼噜喝下,顿时觉得暖洋洋的。

喝了粥,炭盆也烧起来了。大家围在一起烤火聊天,不用做农活,又不用担心过冬的粮食不够,竟真有些惬意起来。

林深时的家里也烧起了炭盆。甚至林深时担心洛倚寒学习时候坐着不动会很冷,直烧了好几个,又担心天冷手指僵,还去尺县为她买了一个暖手炉揣在怀里。

洛倚寒已经在林深时家住了快三个月,曲正先则每天往返,教书完还得去处理乡中事情,忙得不得了。不过林深时一贯出手大方,再加上几个月前林父林母又送来几千两银票,林深时简直富得流油,薪资管够,曲正先自然尽心尽力。

这天学完《孟子·尽心》的上半篇,洛倚寒当场写了一篇“读后感”。曲正先详细指点完便离开了。而洛倚寒似乎想一鼓作气将文章改完,竟然又拿起毛笔。

林深时见状眼皮一跳,这小家伙已经坐在书桌前足足三个小时了,还要再写?!

林深时急忙走进来,面上却从容不迫,问道:“今日是辛黎大桥建成的日子,又有许多孩子去玩赏,倚寒不想去看看?”

洛倚寒头都没抬:“俗世欢愉,比不得圣贤诗书。”

林深时闻言挑眉,却没再说什么。

不过洛倚寒刚刚改完文章,就悄悄披上了小风衣,背着林深时,偷偷溜出家门出去玩。

径直走向辛黎大桥。

她实在是好奇好多天了,心里痒痒,恨不得能立刻站在桥上,便一路小跑过去。

这时天色尚早,大约在下午四点左右。桥上人已经比上午少了不少,但还有乡民们在流留忘返。洛倚寒这一去,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她才五岁,个子还小,肤色很白,脸色又红扑扑的,林深时怕她冷还给她裹了好几件保暖的衣服,乍一看就像是年画娃娃走出来了,格外讨人喜欢。

乡民们早就听说,隔壁县令大人的千金如今住在辛黎林县令的家里学诗书。见洛倚寒穿着鲜艳夺目,一看就价值不菲,立刻明白她必然就是县令千金了。

乡民们原本还有些不敢“上前冒犯”。但看到洛倚寒好不容易站到桥上,却因为个子太矮,比桥上护栏都矮,压根看不到河面,急得团团转的样子,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洛倚寒听到笑声,又气又急。一个乡民哈哈大笑着把她抱起来,笑道:“这下可看见了?”

洛道全为人正派,却有些古板严肃,洛倚寒从小就不与他亲近,她记事起又从未见过母亲。这会儿便是第一次体验“举高高”,惊讶到双眼瞪得圆溜溜的,忙道:“看到了看到了!好宽的河鸭!”

甚至有些卖萌口音。

乡民们没想到传说中天赋异禀,不识字就会作诗的千金小姐,看到大桥雪景也是说大白话,还萌萌哒的,一下子和她亲近起来。大家纷纷抱着她举高高,逗她玩,还邀请她去家里吃晚饭。

洛倚寒已经高兴得找不着北,早把“饭点前偷偷溜回去不让林深时发现”的计划抛到九霄云外,到处去乡民家里串门了。

快到饭点的时候,子衿急匆匆的来报:“郎君,洛小姐不见了!”

林深时却只笑了一声,了然道:“果然无法抵抗‘俗世欢愉’耶?”

便让子衿不必管她。

年关将近,乡民们忙着过冬和准备过年,县里事务一下子少起来。林深时让子衿和崔晋时刻注意着县里是否有乡民有困难,结果一例困难也没有出现。毕竟大家今年吃得饱穿得暖,没事经常还过桥去河对岸唠嗑,换点鱼和肉回来,哪里会像往年一样捉襟见肘、挨饿受冻。

林深时实在是没事儿干,每天吃了躺躺了吃,偶尔去看看洛椅寒的学习情况,生活实在是过于悠闲自在。

不过林深时不耐闲。他去空间刷到现代的新出的游戏,下载爽完了一会,又去冰箱觅食饱餐一顿,再玩了会手机,和网友大战三百回合,回过神来,颇感无聊和空虚。

他看着自己不大不小的卧室空间,想到一些古早的随身空间文里,会有什么良田万顷、灵泉之类的东西,能种田,还能种草药。林深时记得自己小时候看这些文,格外眼馋……

正想着,空间里熟悉的“叮咚”提示音再次响起。

林深时顿时一阵惊喜,微微睁大眼,凝神细听。

“万能空间竭诚为您服务。检测到您强烈的改善空间意愿,现已上线空间扩展包。您现在可以用积分兑换更多空间,以作他用。”

话音未落,林深时急忙喊道:“等等,可以用银钱兑换空间内的积分吗?!”

“可以。银钱和积分互换严格遵循1:1的兑换规则。大景朝如今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2500块钱,也就能兑换2500积分。”

林深时勾了勾唇,倒是不意外。

果然你们任何系统都得氪金是吧(指指点点)

林深时也不含糊,先去看了看所谓的空间扩展包。原来就是能用积分兑换更多的空间面积。这能兑换的空间还分为两类。一类是现代室内的空间,已经贴好瓷砖刷好墙,一兑换就能和现有的空间合并。还有一类是室外良田,种植任何作物,都能以现实中100倍的速度飞速成熟,并且成熟以后,只要不摘下需要的部分,作物就会一直停留在成熟状态,保持最新鲜最完美的品质。

林深时心动不已。一看价格。

现代室内空间每平米需十万积分,良田空间需一百万积分一平米。

林深时:……

一百万积分,也就是四百两银子买一平米的良田……

也许是他平常大手大脚惯了,他居然觉得也能接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