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网 > 淮山赋 > 第19章 生辰

第19章 生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年江宁腊八时下了一场小雪。

钟南寻肺疾也病了约莫半月,又传了李珏过府给他瞧病。

钟南寻脸上依旧没有多少血色,久卧在床上这些时日,日渐消瘦些。

“甫生,我能感受得到我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钟南寻抬头和他对视时,眼窝深陷。

他这病了些时日,沧桑了不少。

李珏宽慰道:“姐夫,您太小瞧我的医术了。”

钟南寻强笑了一阵,“你就同我说实话吧,我这到底是何病?只是普通的肺疾吗?”

李珏沉默了一阵,他心里不是滋味。纵然这世间人给他冠上“神医”的名号,但他每每遇到亲人患上重疾时,到最后都是无能为力。

从自己的妻子重病离世开始,会医术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讽刺。

世人道,怎闻名江宁的李神医,也有他治不好的病呢?

钟南寻对自己的考量是对的,他这不是普通的肺病,起先李珏觉得靠着汤药能压一压,谁料这病症进展得如此之快。

李珏的沉默,钟南寻心中也有了答案,“那我,还有多少时日?”

李珏一声叹息落尽他的耳里,“姐夫,是甫生无能。”

这下是钟南寻宽慰他,“人固有一死,你且大胆告诉我,我还有多少时日就好。”

李珏摇头,“姐夫,待我拼尽全力先可好?”

钟南寻一直很信任他,“好,你尽力而为之。”

“若他日,我不在了……”

李珏打断他,“姐夫,莫要说此话。”

今日是腊八,照着江宁的规矩,家中长辈皆会携小辈会去寺庙祈福。

老太太年岁已高出门实属不便,李氏便携着岑君词一同去慈云寺祈福。

钟延龄觉着新鲜,也约上了严敬修一同前往慈云寺祈福。

严家的车开在钟家的车前头,钟延龄和严敬修坐在严家的车,岑君词则同李氏坐在钟家的车。

后车内,岑君词无意问起:“母亲,淮胤同严少帅几时关系这般要好?”

李氏思索一阵,“因着你们父亲和严元帅是发小,早些年严家夫人不孕,我进钟府不到一月,严家夫人就怀上了柏舟,次年年末我又诞下了淮胤,因着两家交好,他们二人也算是一起长大的交情。”

“怎严少帅还未娶妻?”

李氏也不解,严敬修长钟延龄一岁,但确实一直未有婚配。

“许是严元帅也不急。”

若是换作寻常女儿家同男儿家这般交好定是要被传闲话的。

钟延龄从小以男儿身示人,她有自己的苦衷,她也能明白她的苦衷。

说要和离时,把自己留下的是她的眼泪。

从钟延龄归家之后,她们二人在府里相处得如何,岑君词自问,她们同为女子也能做得同寻常夫妻一般。

但,这是否又合规矩?

钟延龄对自己是真真有情意,还是一时之间的逗弄心?

岑君词好似看见了很多不确定。

李氏见她出神,出声道:“君词,在想什么呢?”

“回母亲,君词没有想什么。”

到了慈云寺,他们四人下车之后,三个年轻人先是跟着李氏去大殿供香跪拜。

供完香之后,李氏照着以往那般,捐了些香火钱以表心意。

随后带着岑君词一同去诵经祈福。

钟延龄见寺庙后院站了好些人,她拉着严敬修一同往后院去。

见后院的男女老少都在往高处挂红色福带。

“柏舟,我们也写个福带挂上去吧?”

严敬修点了点头,“好。”

严敬修去支起的小摊那拿了两条红福带回来,见钟延龄不知从哪拿出两支钢笔来。

钟延龄见他疑惑,“我有随身带钢笔的习惯。”说着,将一支钢笔递给他。

两个人分别去写心愿时,钟延龄发现她要写的心愿实在是太多了,写完这条红福带之后,她朝着发放福带的小摊走去。

站在摊子前的是一个盲僧,蓄着长白胡。

她刚站定脚步,盲僧开口道:“姑娘,你要几条红福带?”

——钟延龄瞳孔骤然扩大。

他怎知道自己是女儿身?

“姑娘无需惊异,贫道口舌不多。”

严敬修见她去取福带怎过去这般久,便抬脚朝着她这般走来。

“淮胤……”

钟延龄有些紧张,盲僧将两条红福带递给她,“小少爷拿好。”

钟延龄接过他递过来的红福带,转而对严敬修开口道:“走吧,我拿到了。”

严敬修问道:“怎去了这般久?”

“和师父聊了两句。”

回程途中,严敬修见她心不在焉的。

“在想何事?”

“没有,在发呆。”钟延龄一直看着车窗外,“对了,王老板的身份可有落实?”

“警署派去上海的人,在途中被暗杀了。”严敬修将声音压低了些,“所以,这件事本身也很蹊跷。”

“停在码头的那批货,也根本不是茶叶瓷器。”

钟延龄有个大胆的猜测,“是,军火?”

“对,一批新式的美式装备。”

本来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严敬修是不打算和钟延龄再提及这件事。

江东地区的局势不太稳定,彧军也是腹背受敌。

上面有个势力日渐扩大的则军,下面有个新起的谭军。

王老板这批军火应该是要南下运给谭军的,王老板被枪杀,就证明有人在刻意阻止这件事。

上海是彧军从则军手里抢过来的地盘,本来则军的势力日渐衰微,硬是靠着北方那几个财阀二次发家。

思及此,严敬修打算亲自派人去上海查一下王老板的真实身份。

车在钟府大门前停稳之后,钟延龄要下车时,严敬修叫住了她,“淮胤。”

钟延龄将头撇过来,“怎么了?”

“明日你生辰,想要什么生辰礼?”

她这些年不在江宁,严敬修便没给她庆过生,现下她回来了,定然是要补上的。

钟延龄早已将这件事抛之脑后,“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怎还有生辰礼?”

严敬修轻笑,“谁规定生辰礼只许小孩子才有。”

“明日我生辰,你来府上吃顿便饭,便是我的生辰礼了。”

李氏带着岑君词先行进府,岑君词刚回到淮山院,便见忧心忡忡的桑群迎面而来。

“少奶奶,您快回家看看吧,先前有人来府上传话,说您母亲摔伤了。”

闻言,岑君词心下一紧,“我现在回去,你去告知老太太和太太一声。”

“是。”

和严敬修在车内小聊了一阵,钟延龄才下了车。

她目送严家的车消失在眼底后,便见岑君词带着钟安匆匆忙忙地往府外赶。

“出了何事?”钟延龄见她如此慌张,赶忙问道。

“家母摔伤了,我现在要回家一趟。”

钟延龄细看,见她眼角泛红。

她的声音也在打颤。

钟安将车开过来之后,钟延龄率先将车门替她拉开,“我同你一起回家看看。”

岑君词上车之后,钟延龄坐至她身旁。

她轻轻将岑君词搂在怀中,宽慰道:“岳母定然会无事的。”

等到了岑家药铺,今日岑家药铺没有营业,岑君词带着钟延龄从后门进的后院。

后院里岑垠正在分拣药材,见到她们时微微一愣,“你们怎这时过来了?”

“爹,娘可还好?”

“哎哟,我不是让你阿贵叔不要去府上报信,他怎还是去了。”

阿贵是岑家的邻居大叔,是个屠夫,为人憨厚老实,是岑垠多年的好友。

岑君词知道问父亲也是白问,自己先一步进了母亲的房中。

见母亲正在绣些什么。

“哎哟,你们怎么这时过来了?”

岑君词与岑垠在院中的谈话时,韦三娘听到了些,她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了。

“娘,您可还好?伤哪里了?快让女儿看看。”岑君词在母亲床边落座,说着就要去检查韦三娘的伤势。

“哎哟,谁跟你说我摔了?我就是取高处的针线盒时,不小心扭了一下脚踝,你阿贵叔又夸张了。”

听到这,岑君词提到嗓子眼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淮胤啊,你坐呀。”见钟延龄傻站在门口揪着衣角,韦三娘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君词,你给淮胤搬张椅子坐我跟前来,让娘好好看看你们俩。”

“不用,我自己来吧。”说着,钟延龄搬了个高椅坐在韦三娘床前。

“岳母,您这脚受伤了,多休息才是。”钟延龄的目光落至她手中的绣品上。

“娘,您这是在绣什么?”

“我绣些孩童穿的肚兜,想着要是快的话,明年我和你爹就能见着外孙、外孙女了。我这眼睛呐,一日不如一日,趁还能看见,就给日后你们的孩子绣些小肚兜、小帽子什么的。”

说者无心,听者却在心中反复咀嚼出百种滋味。

等回到府之后,岑君词被老太太叫进了自己的房里。

钟延龄见着福生后,“福生,你去舅舅府上拿些活血化瘀的药膏送去岑家,跟舅舅说要最好的。”

福生一时没反应过来,“少爷,您说的是哪个岑家啊?”

“自然是少奶奶家。”

福生得令,“好嘞,小的这就去办。”

老太太房里,老太太主动提起,“明日是淮胤生辰,以往她在德国时,府上已经许久未给她庆贺过生辰,明日你细细给她办个生辰宴,好好热闹热闹。”

钟延龄是临近年关生的,她出生那日,老太爷刚好在北平谈下了一笔大生意。

回到府时,又得知李氏平安诞下“孙儿”更是大喜。

老爷子常说她是给钟家带来福报的。

老太太将这些往事说给岑君词听了之后,岑君词在老太太的话里品出了很多意味。

老太太年事已高,早些年丧夫、近些年又丧孙。

钟延龄是老太太的希望,也是钟家的希望。

她身上的担子纵然是万般重的。

藏着自己的身份藏了二十六载,却对自己坦白了这份“荒谬”。

她知道钟延龄信她,她们同为女子,她们这段情缘并不露水。

钟延龄没有世家子弟的劣性,纵然偶尔像孩童般顽劣,但她本性不坏。

像偶尔炸毛的小刺猬,倒也很可爱。

岑君词回到淮山院时,见钟延龄正在房中温书。

“你回来了?”

小刺猬见到她的时候,眸子格外清亮。

“祖母怎找你说了这么久的话?可用了晚饭?”

“在祖母那边用过了。”说着,岑君词朝着她走近了些。

钟延龄点了点头,“那便好,快传人抬水沐浴吧。”

钟延龄今日有些困倦,她虽然在看书,但一字未入眼。

她只是想等岑君词回来。

见她打着哈欠,“困了怎不睡?”

“在等你呀。”小刺猬此刻只剩一身软毛,她起身伸了个懒腰,“祖母也真是的,怎日日有那么多话要同你说。”

她说,她在等她。

这句话在岑君词听来,就如同那日她说自己是她唯一的妻一般动人。

岑君词问道:“除了祖母外还有人要同我说话么?”

钟延龄见她明知故问,便知道她又要逗自己,反客为主道:“有人不仅想跟你说话,还想……”

“什么?”

“还想……同你,共赴云雨。”

温热的呼吸打在岑君词耳畔,借着身高差,钟延龄将她圈在自己怀中。

“流氓。”

——某人又喜提新鲜的巴掌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