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网 > 从县令开始的基建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深时在原地来回转了两圈,越想越觉得自己方向对了。

辛黎确实算得上与世隔绝,甚至都没有成型的行政结构,还像原始社会一般共产共治。但辛黎终究是大景朝的一部分,林深时明白,他要想治理好辛黎,就绝不能把目光局限在这里。

辛黎如今技术不够,铁矿也不足,但是没事啊,整个大景必然有足够的铁矿,就算是还没有足以炼钢的高炉,也能制造。如果他将炼钢流程详细写下来上交给知州,甚至上交给皇帝,到时候举全国之力去炼,还怕炼不成好钢吗?

林深时赶紧进屋,让子衿取笔墨来,他要上书给知州。

林深时提笔欲写,顿了顿,想到什么,到底有所保留。

他只写下前期一半的流程,然后转而开始写钢的好处。农业方面,农具尖尖换成钢制,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军事方面,现在是纯粹的冷兵器时代,大家上战场的武器还是青铜剑为主,如果变成钢剑和钢刀,武力也将大大提升等等。另外,知州如果做成了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还怕政绩不够,三年期满无法晋升吗?

林深时用词简单直接,力求直戳知州内心。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字迹也颇有些狂妄,直到最后,才工工整整地写到,他手上还有后半部分的流程,不知道知州感不感兴趣,愿不愿意派人来辛黎一趟?而如果知州大人能亲自来,林某将不胜荣幸。

子衿在旁看得眼皮一跳。

他能说吗,郎君怎么又开始这般轻狂无状了……

这不就是“想要炼钢的后半段最好给我来辛黎”的意思吗?

林深时一气呵成地写完,让子衿去送信,便转身进了空间。

陀螺似的连轴转了两个月,林深时都感觉自己结实了不少。他走进浴室,掀开几层衣服一看。

好家伙,还真有一块腹肌了?

要知道两个月前他才大病初愈,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腹肌。

他这“深时速度”也不赖嘛。

心情愉快地洗完澡,林深时草草擦干头发,拉开座椅坐下,打开电脑,开始专心致志地查资料。

过了好一会儿,他总算是查清楚在不同的山上想铺好水泥路需要注意的事情,并快速记下关键处,才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然后下意识点开了积分兑换软件。

因为这些天的睡眠基本都在空间内进行,又没怎么兑换,林深时已经攒了四百多的积分……

完全可以兑换一些现代的钢筋等钢材。

但他有些犹豫。

一来,这些钢材都太现代化,拿出去做样品让人觉得奇怪不说,大景朝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限,也没法炼出这样的钢出来,白白让人失望。

二来他才和辛黎县乡民们实践了没法炼出钢,这下忽然拿出来,太出尔反尔。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林深时一直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的想要改变辛黎乃至于大景朝的基础建设水平,还是需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只有大家真的自己能炼出钢来,大景朝的工业才能发展起来。

否则就算是他能在空间里兑换再多的钢筋,又有什么用呢?

打定主意,林深时便留下这些积分,转身出了空间,赶往乡民们铺路的地方去查探情况,并亲自帮忙修路。

前八乡需要考虑的事情并不多,虽然连崔家乡外都群山环绕难以出县,林深时甚至恨不得把它们炸了,但修路难度并不大。反而是河对岸过于崇山峻岭,不好在山上修路,大家便只好在山脚处那些大家常走的路铺上水泥,将硌人的石子路变成水泥小路,方便大家出行。

水泥路修好后,甚至还有个孩子稳稳地坐在大家养的一只野猪背上,野猪悠哉悠哉地载着他走,孩子则咯咯地笑,分外开心。

乡民见状,有些欣慰,又可惜,道:“这样平稳的路真适合马车啊。”

可惜辛黎没有马,更别提马车了。

大家也未必见过马车,只是常常听说邻县县城里,县衙里的人出行,都是坐马车哩,马车还稳得不得了。

不过这对于他们辛黎来说太遥远了。

连县令大人上任至今都还没坐过马车呢。

不过辛黎人没想到,还没过几天,修好的水泥路才刚刚干硬可以行走,就有马车咕噜噜地驶进了辛黎。

彼时崔晋正在测试水泥路的情况,见马车进来,连忙跑上前去拦住:“大人,大人,前方路面尚未完全稳固,还请大人不要再前行了。”

赶车的马夫立刻喊道:“大胆!你知道我们大人是谁吗?”

这边声音有些大,一些乡民被吸引了注意,都往这边看过来。

这时,一个穿着考究的年轻男子从马车上走下来,他看起来约莫二十五六,脸上挂着笑,先低头看了眼水泥地,有些惊讶,而后才朝离得最近的崔晋拱手:“这位小哥,本官是来找你们的县令的。林县令约了本官来辛黎,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儿?”

崔晋直觉他的笑有点假,完全不像林深时发自真心。他有些警惕,问道:“你又是谁?如果有事也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转告给县令大人。”

那年轻人闻言,看了眼车夫,车夫立刻道:“我们大人可是闽州知州!知州屈尊到你们辛黎,便是辛黎县令也要立刻前来拜见。你居然冒犯知州,便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真是穷乡僻壤不懂规矩,还不快去把你们县令喊来!”

年轻人等他说完,才慢慢道:“哎,不必。小哥你带本官去见林县令就好。”

崔晋见他们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地唱戏,心中憋屈却没法发作出来,愈发不爽,便沉默着不想答应。但乡民们听说是知州来了,几乎都吓了一大跳,互相窃窃私语一会,急急忙忙去请林深时了。

林深时正在看大家冶炼生铁的成功率。如今道路已通,路途再不会像从前那么崎岖难走,将县里的新奇东西拿出去卖也将方便很多。林深时现在已经有把握能赚钱请铁匠,自然就要来看看生铁是否跟得上进度了。

结果忽然听说知州居然真的亲自来了,林深时眼珠一转,开始琢磨能不能用冶炼钢铁的方子“敲一笔”先。

林深时便淡淡道:“带知州去我屋里,就说本县令恭候大驾。”

“这……”

乡民们有些犹豫。

这不太好吧?

不过基于对县令大人的信任,大家便回去照做了。

知州一进屋,林深时便笑着迎上来,倒是礼数周全。陈季也不好置喙,再加上一路走来发现的新鲜玩意颇多,很想和林深时谈谈,便请屏退左右,两人坐下。

两人寒暄了一会,大抵不过是陈季故意问候一下探花在这边过得可习惯,林深时刺一句陈知州在任三年即将期满,怕是要高升,提前恭喜。

但实际上陈季这三年政绩平平,还不知道要调到哪里去。

陈季被刺得有些火气,努力安慰自己眼前这家伙毕竟是在琼林宴上都不会看眼色的人,重新挂上微笑,进入正题:“适才看到,辛黎竟然在县令手下大变摸样,不知这些房子都是什么做的?还有山上的道路似乎也是同样的材质,马车行驶在上面格外平稳,倒是新鲜。”

林深时微笑,说出的话却不怎么客气:“知州不是来与深时谈炼钢的事宜吗?不必顾左右而言他。”

陈季勉强笑了一下:“林县令直率,我们便不废话了。本官看县令似乎有意将炼钢技术上交,不知有什么条件?”

林深时没急着回答,先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钢筋制作法递给陈季看。陈季狐疑地接过,仔细一看,立刻明白了这钢筋也是一个值得投入生产的“项目”。

“深时自觉诚意十足,要求也不高,只希望知州造出来的第一小批钢筋能秘密送给我们,并且拨一些铁匠来我县帮忙造锅,最后,辛黎实在穷困潦倒,又年年水灾泛滥,竟然一直都没有赈灾钱款,我辛黎百姓难道只能自生自灭?”

陈季本以为林深时姿态放得极高,怕是要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只是这些要求,便急忙答应。林深时倒也爽快,便将完整的、已经经过他稍微改良,更适合古代的炼钢流程图交给陈季,其中还有高炉的内在结构,一些吹气转炉如何制造和使用,甚至还有一些脱磷手段都详细附上。

“还请知州大人先行试试,如果可行,您可就是大功臣了。”

陈季拿到流程图,颇为激动,让仆从自己的私账里拿出一千两银票先给林深时做急用的“赈灾钱款”。

一时宾主尽欢,互相都觉得自己赚了。

陈季也来不及询问什么房子道路的问题,立刻命马夫驾车回州府,准备试试炼钢。

辛黎县乡民们一如既往地过着平凡的生活。

很快深秋来临,晚稻将熟,陈季派来的铁匠也来了。一时间铁匠们忙着造锅,歇息时发现乡民们居然在忙着收稻,都有些惊讶。

这辛黎的小小地方,似乎有着不少秘密。

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各自眼中的好奇,以及……

等出了辛黎,一定要和乡亲们说说这里的新鲜玩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